■街談
  質量檢測
  應多一些“神秘買家”
  “雙十一”前夕,國家質檢總局公佈了最新一次質量抽查公告,抽查結果顯示網絡銷售的兒童玩具、服裝、鞋類、背提包和小家電等,合格率只有73.9%。其中,被網友們認為“物美價廉”的凡客誠品,共有鞋、服裝、提包等11批次產品登上“不合格榜”。質檢總局此次抽檢採取“神秘買家”方式(工作人員扮成普通顧客),從天貓、京東、蘇寧、亞馬遜、噹噹、1號店、凡客等電商平臺抽取了359家企業生產的502批次電子商務產品。(11月6日《京華時報》)
  “抽取359家企業生產的502批次電子商務產品,經檢測,共有110家企業生產的131批次產品不合格”——報道中的數字讓人心驚,但它是不是也在說明:以“神秘買家”等形式而出現的暗訪行動,它們往往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?事實上,這早已經被無數過往事例證明瞭。譬如,在今年上半年轟動一時牽涉多家洋快餐的上海福喜事件,就是由東方衛視記者卧底兩月有餘發現的。在電視報道之後,由此引發了一場針對洋快餐的集中整治行動。
  如我們所見,在不少的食品安全案例中,比起媒體和公民,監管部門對於潰爛的現實,總是展現出某種後知後覺。當一次公民的尋常卧底,就能發現那些早已存在的不堪,職能部門卻往往在公民爆料後才能介入調查。緣由何在?以前習慣性說到的,是“分段治理”的弊端,分散且難以形成合力的監管鏈條,自然會缺少某種敏感。如今,食藥監部門早已整合,對於食品安全的治理亦發生了深刻的變化。監管部門的仍然滯後,只能說明某種監管能力建設的缺失。
  食品安全到底是生產出來的還是監管出來的?這個問題已經歷過無數次的討論,結論也早已經得出:不要去指望食品生產者能夠自動生產出“道德血液”,只有監管者積極主動作為,才能形成現實的威懾力。毫無疑問,以“消費者”和監管者的身份去對食藥品安全情況進行調查,進而對違規違法行為進行嚴格查處,本身就是威懾力生成的一種。而那些以公民或媒體之名進行的暗訪,甚至包括質檢總局此次的“神秘買家”活動,也在表明,此種監管方式是低成本的,它值得推廣。
  不能過早讓媒體或公民跑在監管部門前面,食品安全事件中,我們鼓勵媒體和公民去進行積極的暗訪,不僅表明一種不妥協的態度,更期待公民和媒體的卧底能夠少下去,職能部門類似“神秘買家”的舉措能夠多起來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質檢總局此次針對“雙十一”展開的“神秘買家”活動,最好是能夠固化下來,它不僅要指向電子商務平臺,還要指向更大的市場;它不僅要在“雙十一”前後實施,更要成為日常的安排。且多“神秘買家”,且少被動發現,這才是監管的常態。
  □王聃
  (原標題:質量檢測應多一些“神秘買家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30jajsb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